说到企业微信,你还以为只是办公软件吗?
20162000年4月18日,企业微信首次上线,最初定位为连接企业内的每一个人。
2019在1月份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曾经这样定义企业微信:如果企业微信被定位为公司内部的沟通工具,我认为它的场景和意义会小得多。只有当它延伸到企业外部时,它才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正如张小龙所说,今天的企业微信已经改变了。
企业微信成立四年来,除了做轻量级的移动办公场景外,还不断打破圈子,拓展业务边界,逐步从简单连接企业内部办公工具转向连接生态合作伙伴,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开放平台。目前,企业微信的生态系统涵盖零售、教育、金融、政府事务等领域。
2020一年一度的大规模疫情推动了网络教育的进程,也让不同形式的在线课程平台和工具应用意外流行起来。企业微信就是其中之一。
疫情结束,复学即将来临,早已盯上教育这块蛋糕的企业微信,采取了新的行动。
近日,企业微信举办了首届教育产业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基础教育产业解决方案,宣布投资10亿元,发布了智能教育四包。
定位、战略和模式
从2018年起,企业微信就已经开始在教育行业投入布局。
以教育为重点,企业微信通过强大的数字能力定位连接-校-家是主要服务对象,对接线下场景,为中小学提供工具和基础设施服务。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智能产业集团总裁唐道生多次表示,腾讯作为互联网技术企业,定位为工业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的数字助理,发挥连接器、工具箱和生态建设者的作用。
企业微信也延续了930变革后腾讯一贯的打法。
秉持开放的生态合作方式,释放教育行业接口。“企业微信提供底层的连接能力,合作伙伴可以在企业微信上叠加具体垂类的应用”,企业微信合作运营总经理李致锋说,“企业微信和微信的大生态一直都在讲的一件很核心的事情,就是“连接”,我们把很大的能力放在连接上,连接人和人、连接学校内的设备,以及连接局、校之间的体系。”
显然,企业微信的教育心态更加开放。与提供具体应用程序相比,选择做一个更轻的平台,只提供底层技术和基本连接,并将行业内更垂直细分类别的功能需求提供给合作伙伴。这种组合拳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合作服务提供商抢工作的担忧,使企业微信的使用规模迅速扩大。
事实上,腾讯早就有了智能教育的布局。
201910月,腾讯教育发布了智能校园2.0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数据为导向,构建完整的解决方案。2.0智能校园的版本可以通过微信、企业微信、小程序自由选择PC、移动终端等软硬件产品,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身份识别,连接管理单位、学校经理、教师、学生、家长、校友等相关人员。
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单独发布,企业微信表示与腾讯教育合作非常密切,企业微信的优势是为外部各方提供更方便的连接能力。我们是能力的结合,为学校提供更完美的服务。
目前企业微信在B终端推广策略主要是免费的,一些基于企业微信底层开发的增值功能将向学校收费。企业微信表示,现在是一个重投资、重覆盖的阶段,没有太多的教育行业利润作为评估维度,我们宁愿慢,关键是继续改善产品体验,花几年时间,让更多的学校使用。
据了解,企业微信将为服务种合作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上门服务学校教育局服务,即服务提供商为学校和教育局提供上门服务支持,完成初始管理端配置,如上传地址簿;第二种模式是教育产业计划共同创建。第三种模式是深度定制功能,满足每个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第四种模式是智能硬件联动。企业微信还宣布启动教育行业服务提供商的增长计划,提供免费的课程培训、学习地图、在线知识库、特殊问答绿色渠道,帮助服务提供商优化服务能力。
投入10亿元基金,发布“智慧教育四锦囊”
在新闻发布会上,企业微信宣布将投资10亿元的教育启动基金,主要用于鼓励教育服务提供商为学校和教育局提供特殊服务,使后者能够快速启动智能教育解决方案。这也是在3 月初的1亿元专项支持后,企业微信再次发布了教育行业的大规模激励计划。
为了减少教师、家长和学生需要下载多个APP、企业微信教育行业解决方案推出了行业解决方案推出—师生、家长、学校、教育局。
企业微信试图通过一个渠道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和教育局的有效沟通。
对于教育局,企业微信的公文流通审批系统和地址簿功能可以实现内部协调沟通和区域协调的整合,减少学校之间的信息差异。
对于学校和家长,企业微信通过与微信的交流帮助教师和家长减轻负担。家长和学生不需要下载新的APP,可在微信上直播上课、交作业、健康打卡、接收学校通知、收集信息。
比如杭州胜利小学建立了混合群,包括使用企业微信的教师和使用微信的家长。通过行事历、班级相册等应用,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和家校沟通效率。疫情期间,家长可以通过企业微信发起教学直播、作业打卡等应用,直接在微信上完成;教师在企业微信群中分享教学经验,通过会议功能进行在线教研;此外,企业微信的数据填报功能可以实现智能收集和自动统计,使疫情期间师生填报率达到100%,减轻了教师催报数据的负担。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将下属学校连接到企业微信,利用在线会议、审批、微盘等能力,方便完成公文流通、学习情况分析等工作。,教育局还利用企业微信连接了22万家长的微信,使家校通知处理效率提高了300%。宝鸡市教育局在3天内推出了1300所区县、1300所学校和4800000所学校的健康合作伙伴,促进了复学区域一体化。智能温度测量硬件是许多学校的刚性需求,包括一系列智能硬件,包括温度测量仪和壁挂式温度测量一体机,可以立即测量和报告学生的健康信息。同时,硬件监测到的温度等数据将自动同步到企业微信和微信,教师和家长可以实时检查学生的健康状况。
企业微信还与腾讯云和智能校园合作,推出了一套完整的复学码解决方案,帮助学习安全复学。学生或家长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中申报打卡,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通过企业微信工作台定期推送健康打卡提醒,随时查看学生的整体打卡进度和全市统计进度。当学生体温异常时,教育局也可以及时了解。
企业微信还为学校提供了晨午检报告的能力。学校可以根据模板灵活定制报告内容,教师可以在企业微信上填写,快速统计学生的健康状况。师生的日常晨午检数据将与复学码相结合,为学校提供管理决策依据。
最好的牌
企业微信依托腾讯微信业务群BG,在底层有很强的技术和资源优势,与用户群庞大的微信互通无疑是企业微信最好的牌。
早在2018年,张小龙就透露,正在推动微信与企业微信之间的新闻交流,帮助企业提高内外连接能力。
根据微信团队发布的2019年微信数据报告,微信月活跃账户数量达到11.511亿,比去年同期增长6%;小程序日活跃用户已超过3亿。在教育领域,微信支付已进入大学和中小学校园,教育领域在微信支付数量增长率中排名第三,仅在政务(190%)和医疗(107%)之后。
2019年度发布会上,企业微信宣布升级到3.0完善了客户联系、客户群、客户朋友圈、微信互通的功能。
企业微信可以添加客户微信,建立100人客户群,向客户朋友圈发布内容。同时,它还支持25人的在线会议和文件演示,支持加密微文档和微磁盘,这意味着企业微信将进一步升级与11亿微信用户紧密相连的战略,开放信息流,快速实现企业私域流量的运营和沉淀,帮助企业提高效率。
从2019年开始,将分散6个BG20多种教育产品被整合成腾讯教育的整体品牌,然后发布We Learning智能教育解决方案,搭建教育中心,对外开放底层能力。腾讯投资10亿元帮助企业微信推广智能教育,可见腾讯对教育的重视。
李志峰提到,几年前,企业微信在教育行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内部一直有专门的团队为教育行业服务。疫情的爆发把教育行业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目前,企业微信对教育行业的重视程度在所有行业中排名第一和第二。
我们做的是长期布局,而不是疫情爆发的短期流量。我们可能不会做出这么快的决定,但一旦做出这个决定,我们就会坚持和外界的合作伙伴在一起,真正沉下心来一直在这个领域做。
据了解,2019年,企业微信服务超过250万企业,活跃用户超过6000万,渗透50多个行业;2.1万第三方合作伙伴加入企业微信生态,接入470多万系统。
聚焦教育领域,依托与微信互通的独家秘家秘密,利用社交平台强大的流量优势,连接线下局、学校、家庭场景,企业微信覆盖速度非常快。据了解,自2020年2月底以来,企业微信教育用户规模增长500%,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合作服务提供商数千家。
企业微信破圈教育的可能性有多大?
除了教育局和公立学校,企业微信也在赋能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微信高级行业总监王琼提到:我们一直在做教育的基本功能,疫情期间有需求,教育培训也是如此。
至于为什么选择在疫情结束时正式宣布智能教育解决方案,李志峰说:开学时间快到了,我们希望加快进程,让大家了解企业微信,让很多生态合作伙伴进来和我们一起落地。
疫情前后是一个特别大的分水岭,疫情后对线上需求出现了明显的喇叭口式增长。但目前只是开始,远未结束。即使学生返校,校园信息化和互联网化进程也会继续存在,一些功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包括健康防控在内的需求也会集中爆发。学生复学后,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大规模使用线上和数字化需求。智能教育解决方案发布后,企业微信将继续探索学校后的场景,以及疫情后期教育信息化轨道不断爆发的新场景。这个行业的口已经开了,我们会和服务商快速捕捉这些需求,抓住新一轮的机遇。
然而,疫情终将结束。当一切恢复正常时,师生对在线直播和健康防控的需求将逐渐下降。除了基本的工具服务外,验证其在教育行业可能性的重要因素是企业微信能否发现更正常的互动场景,留住用户。
在今年1月9日的微信公开课上,企业微信披露其在To B业务的教育领域里,已经实现了基础教育、教培机构和高等教育的全覆盖。基础教育关注局校协同和家校共育;对教培机构提供招生管理、沟通服务和内部管理、学员管理的全链条管理工具;为高校的私有化部署、集成校园应用和协同微信使用等需求,提供整套解决方案。
智慧教育轨道上不乏新老玩家,姗姗来迟的企业微信,能否落后,我们拭目以待。
私域操盘咨询
申请免费使用